在头脑中把目标对象加工成方便记忆的形象,这才是记忆法的本质。
记忆法的根本在于“形象”,即把目标转化为“图像”记下来。
按照以往的观点,大脑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因此,记忆能力等需要耗费脑细胞的能力也会相应退化。
可以肯定的是,虽然人的年龄有所增长,但只要这个人勤于动脑,他的大脑便可产生新的神经回路。神经回路的增加意味着大脑功能非但没有衰退,反而有所提升。
在人的大脑中,控制记忆的部分被称为“海马体”,记忆的持久性主要由其决定。
第一条方法是向大脑灌输记下来的“意愿”。
专心学习的人会把“记忆的开关”保持常开状态,并且给他人以“心无旁骛、认真对待”的印象。
所谓“记忆的开关”,指的是方便大脑进入轻松记忆状态的“契机”。
记忆是相当耗费脑力的行为,因此人们会下意识地回避记忆,或者消极应对。
第二条方法是增加“次数”。
对于多次灌输的信息,大脑自然会得出这条信息需要铭记的判断:“多次接触的信息必定至关重要,务必持久牢记。” 对应的学习方法就是“复习”。
第三条方法是注入“感情”。
人脑会优先记住带有感情色彩的信息。
“回忆”便是最好的证明。回忆之所以被长久铭记,只因当时的喜怒哀乐也被一起刻入脑中。
梳理、理解信息之后再铭记,这是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
人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一旦找出其中的关联,就会欢欣鼓舞,并且不由自主地牢记,这正是大脑的特质。
复习得越多,记忆越是牢固。一言以蔽之,即便起初我们对一件事印象寥寥,也可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复习加深印象。
在人脑接收的外部信息中有八成是通过视觉记忆的,因此我们的学习也应倚重视觉。但是,我们的视觉若能与其他感官结合,记忆量便可大幅提升。
从记忆的功能特点来说,我们借助的感官越多,记忆起来也会更方便、更牢固。
一般情况下晨起至上午10点是一天中第一个大脑高速运转的时段。
假如已是吃饱喝足的状态,我们的大脑肯定无法高效运转了,这时候与其立马着手学习,不如休整1小时后再开始效果更佳。
据詹姆斯·马尔斯所说,坚持15~30分钟小睡的人,其大脑机能要比不睡的人高出34%。
大脑为了防止自身超负荷运转,自带回避记忆的功能。所有的记忆都逃不了最终被遗忘的宿命,而且遗忘速度之快超乎想象!
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可以直观获知,记忆在最初阶段呈大幅滑落的趋势。伴随时间的推移,20分钟后忘却42%的内容,1小时后忘记约56%的内容,到了次日我们已经差不多忘了74%的内容。
无论记忆法多么巧妙,指望一遍就能长久记住未免太过牵强,唯有多加复习才是真理。
对于框定范围的学习来说,我们需要坚持一条原则: 把速度奉为第一,理解程度位居其次,力争迅速把全部范围学完,并且多遍温习。
相比于集中时间一次性强记达成的效果,采用分段多次记忆的方法记住的内容更不容易被忘记,即记忆的稳固程度更高。
但要注意的是,这种办法所能得出效果的前提条件是“学习范围的广度”,即“学习的体量”。
所谓复习,就是在我们的记忆有所淡忘之时重新温习,这样一来记忆也比初次学习时印象更深。
如果你对记忆点已经烂熟于胸,在复习时无需用脑,实际就没有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
对这个问题的改良方法在于:复习时,我们不必局限于在某个区间内反复苦练,而是可以在学习下个区间导致对本区间有所淡忘时再回头复习。
学习需要抵御各种诱惑,并且养成日复一日的习惯,这些都离不开毅力。
学习需要有想要记住知识点的决心,有了它便可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此外,在夜间睡眠时,人的大脑会自动整理日间接收的信息,来帮我们强化记忆。这属于大脑的自发行为,无需我们额外再下决心。
学习主要依靠独立自主,因此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开动大脑,让大脑来帮助我们学习。如此一来,我们的大脑会更好地帮我们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化被动为主动,这才是求学应有的姿态。
首先我们要把学习的范围切割为区间,此时,我们不必在意目录所分的章节或单元。
以1页作为最小范围,反复学习3遍,然后推进至下一个范围。
在我们面对习题集等教材时,要同时备好参考答案,当我们读完题目后马上查看答案。如此一来,即便是面对数学等科目,学习速度也不会放缓。
在我们分门别类地汇总学习内容时,人们的大脑力争俯瞰全局,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相较于关注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大脑明显更注重从整体上把握概念。既然是概念,那显然大脑把握的并非文字,而是一种感觉。
“输出”有利于强化记忆,而向他人传授、说明效果最佳。
虽然人生之旅并不平坦,追求完美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倘若抱着这样的心态生活,稍有挫折便足以令人动摇。
我们的大脑固然优秀,但也有模糊的一面,具体来说就是大脑难以区分理想与现实。换言之,对大脑来说,“观察现实中存在的事物”与“审视脑海中浮现的形象”没什么两样。
由于脑中所想并未实现,所以它只不过是“对未来的记忆”。但是,只要这个形象常驻心间,我们的言谈举止便会受其影响,这会引领我们悄然向着目标挺进。
学习时务必把完成的纸张放在身边。成果一目了然,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也不断提升。
无论何时,技艺的提升都离不开大量的练习。
从人们集中注意力的持续性考虑,学习时间设为15分钟最为理想。换言之,15分钟学习1个单元。
学习时可以喝水或不含咖啡因的饮料,学习前则应选用含咖啡因的饮料。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Aet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