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2021 《非暴力沟通》

  • 忘掉天地
  • 仿佛也想不起自己
bingliaolongBingliaolong  2021-06-20 00:44 Aet |   抢沙发  1 
文章评分 1 次,平均分 5.0

然而,非暴力生活的一个关键就是:感激生活的赐予,而不是贪心。

当我们真诚助人时,我们丰富他人生命的愿望得到了满足。我们的行为,是出于由衷的喜悦。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这样,在每一次互动中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它还促使我们仔细的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它的方式虽然简明,但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

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

同时,非暴力沟通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而主张评论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

注意:“每次”“曾”等词语在以下句子中表达的是观察结果。

“总是”、“从不”等词语在以下句子中表达的是评论。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

当我们说“我觉得”,我们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

感受的根源在于自身,是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不顺心时,我们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惩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听到命令时,一个人只能看到两种选择:服从或反抗。不论如何,只要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不会乐于满足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在过去常常指责他人,那么,我们的请求很可能就会被看作是命令。而一个经常受到指责的人也会倾向于将请求解读为命令。

如何区分命令和请求: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也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不想勉强人,那么,清楚地表明这一点是重要的——这有助于人们相信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非命令。

如果我们只是想改变别人,以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沟通并不是适当的工具。非暴力沟通是用来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在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之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如果我们已经准确领会了他们的意思,我们的反馈将帮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反之,如果我们的理解还不到位,他们也就有机会来纠正我们。此外,这样做还有助于人们体会自己的状况,从而深入了解自己。

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使用疑问句来给予他人反馈。这将便于他人对我们的理解作出必要的补充。

在给他人反馈时,我们的语气十分重要。一个人在听别人谈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时,将会留意其中是否暗含着批评或嘲讽。如果我们的语气很肯定,仿佛是在宣布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么,通常不会有好的反应。然而,一旦别人通过我们的语气意识到我们是在体会,而非在下结论,他们一般就不会产生反感。

如果人们常常怀疑我们的诚意,那么,我们就需要好好审视自己的动机。

怎样判断对方的感受是否已经充分表达呢?首先,如果一个人觉得别人已经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他就会变得轻松。这时,我们也会感到放松。另一个更为明显的标志是,他停止了谈话。如果无法确实对方是否还有话要说,就不妨问一句:“你还有什么话要告诉我吗?”

我希望,我们的改变是出于对生命的爱,而不是出于羞愧或内疚这些具有负面影响的心理。

如果自我评价使我们羞愧并改变行为,我们也就允许自我 憎恨来引导自己的成长和学习。羞愧是自我憎恨的一种形式,出于羞愧的行为不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即使我们试图更加友善和体贴,一旦人们意识到我们行为的背后的羞愧或内疚,他们对这些行为的欣赏也就比不上那些只是出于爱的行为。

非暴力沟通认为,对他人的指责反映了我们遇到挫折——他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指责的那个人恰好就是我们自己,那么言下之意是:“我的行为不符合我的需要。”我相信,如果我们专注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得到怎样的满足,我们就更有可能从自我评价中获益。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直面人生的苦难:在遇到挫折时,充分体会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是的,感到遗憾是难免的。但它能帮助我们从经历中学习,而无须责备自己。我们意识到过去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需要及价值观,并允许这种觉察引发的情感充分流淌。一旦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我们就会考虑如何满足它。反之,如果用苛刻的语言指责自己,我们不仅难以找到解决办法 ,而且容易陷于自我惩罚的痛苦中。

爱惜自己的关键之一是同 时包容那两个不同的“我”:一方面包容对过去的某种行为感动后悔的“我”,一方面包容采取那种行为的“我”。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你在思考“我选择做__是因为我想要__”这个问题时,也许会像我考虑开车送小孩子上学那样,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我确信,一旦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所服务的需要,即使工作很艰苦、富有挑战性乃至举步维艰,我们也会从中得到乐趣。

使用强制力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惩罚他人。

惩罚还可能使人忽视事情本身的意义,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从的后果上。

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怨天尤人。然而,如果我们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我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和他人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充分表达感激。在表达感激时,我们说出:1)对我们有益的行为;2)我们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3)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bingliaolong
Bingliaolong 关注:0    粉丝:0 最后编辑于:2021-11-20
Everything will be better.

发表评论

表情 格式 链接 私密 签到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