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准备是让交谈更为顺利的最简单的方式,预先思考的越多,你就越自信。
罗马诗人贺拉斯曾说过,“当我们对他人感兴趣时,他人才会对我们感兴趣。”
美国成功学导师卡耐基也说过,“与其花两年的时间让他人对你感兴趣,不如花两个月的时间真正对他人感兴趣,这样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朋友。”
金克拉说过,如果你能够帮助他人、满足他人所需,在这个过程中你的需要也会得到满足。如果你只在意自己的表现,你就无法感受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带给你的满足感。
没有谁天生就是经验丰富的骑行者,也没有谁天生就是“沟通达人”。我们需要做的是慢慢开始,熟悉我们手中的新工具,时间长了,自信感会日益增强。
“内向型”是指那些通过独处就可以获得能量的人。他们并不一定很害羞,但是,在和一群人相处之后,他们更需要个人的空间。他们倾向于在内心里自我反思,而不是和他人一起交流自己的想法。
“外向型”是指那些通过群体交流获得能量的人。他们倾向于通过交谈来思考。人越多,他们越是活跃。交谈中,他们通常都能够最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反应敏捷,不会因为人多势众而恐慌。
人际沟通也是如此,我们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方身上,想知道自己是否给对方留下了良好印象,从而忽略了与交谈相关的有效信息。而“沟通达人”则善于通过听觉、视觉及其他感觉系统捕捉周围环境的变化,他们往往会关注小细节,并以此调整交谈的方向。
一般来说,内向型人在倾听时和对方的眼神交流要多一些,自己说话时眼神就会移开。外向型人说话时往往会和对方进行眼神交流,因为他们很专注。不过,如果长时间只听不说,他们的眼神也容易移开。
关注周围环境中的事物。
理性思考者:爱好分析,因此,他们会对观察到的事物详细询问:这是谁?那是什么?什么时候?在哪儿?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会这样?他们要确定自己获取了所有的事实,然后再去分析这些如何暗含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如何将其应用于每一天的生活中。
感性判断者:相较于抽象的概念,感性判断者更喜欢具体的观点。他们会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观察周边的世界,然后思考内在的逻辑关系。较之于应用,他们更在意细节。
感官感知者:擅长于同时进行多项任务,并且通过行动来学习。他们通过参与不同活动获得观点和看法。
简单来说,好奇心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常见事物。
亨利·杜蒙德说过,“这世上,对于快乐的追求,一半都变了味。人们以为快乐是拥有,是得到,是享受他人的服务。恰恰相反,快乐是给予,是服务他人。”
一个资深的谈判专家说过,自己少显摆,多给对方显摆的机会,这是人际沟通的不二法宝。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Aet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你可能也喜欢
- ♥ Reading 2020 《野草》10/12
- ♥ Reading 2021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06/16
- ♥ Reading 2020 《彷徨》10/11
- ♥ Reading 2020 《热风》10/17
- ♥ Reading 2021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05/16
- ♥ Reading 2020 《心理学与生活》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