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金本位起源
- 金本位一开始是怎么起来的
- 英国(
1821
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将货币与黄金完全挂钩的国家
战后,纽约逐渐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1900
年,美国通过《金本位法》,正式确定美元与黄金挂钩- 一战期间(
1914
年),欧洲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以便为战争融资
然而,美国在战后依然保持金本位,并积累了大量黄金储备 - 大萧条(从
1929
年开始)期间,许多国家放弃金本位,1933
年,美国也暂时放弃了金本位 - 二战是
1939
年开始,1945
年结束 1944
年,美国主导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则与美元挂钩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承诺以每盎司35美元的固定价格兑换黄金,确保美元的稳定性
这一体系在二战后初期带来了国际货币稳定,促进了全球贸易和经济复苏
- 英国(
金本位
- 货币和黄金直接挂钩
- 想要增发新的货币,必须增加黄金作为担保
GDP
-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 计算GDP时,通常使用三种方法:
- 支出法
- 收入法
- 生产法
- GDP计算的基本原则
- 最终商品和服务:只计算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不计算中间商品,以避免重复计算
- 市场交易:GDP只包括通过市场交易的商品和服务
融资
- 借钱
离岸融资
- 去邻村借钱
- 一般来说,在本村借不到或借不够,才去邻村借
离岸人民币贸易融资
-
就是在中国的企业去和老外借人民币
- 但是人民币不是自由兑换的货币,不适合拿来在国外投资,只能是基于真实发生的国际贸易
-
因此进行离岸人民币融资的主要是外企
- 因为中国有外汇管制,外资进入中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
- 但是如果这些外企在国内有分支机构,那么它们在境外借到的人民币就可以直接进入国内了
-
不少离岸人民币的用途
- 主要是国外的投资机构在使用
- 用于做空人民币汇率或做空A股相关的股指期货时,需要用人民币结算
美元霸权是如何崛起的
发行货币
- 不能想印就印,得有财富做担保
不然我用几分钱成本的纸就可以换到其他国家辛苦生产的商品 - 于是,我从家里挖了一吨黄金,并以这一顿黄金做担保,发行了
1000MB
- 并向邻居承诺,任何人都可以拿1MB跟我兑换1kg黄金
- 有了黄金做担保,邻居就认可了我发行的MB
- 这就是金本位
怎么流通发行的货币
-
现在我有了一吨黄金和发行的1000MB,那么我该如何把这1000MB投到村民手里
-
方法一:
- 直接把这1000MB发给村民,村民获得均匀等量货币,这样,村民就可以使用我发行的MB进行自由交易了
- 虽然这种方法可以使我的MB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市场,但是我想发行更多MB的时候,除非我能挖到更多的黄金,否则我1MB都无法继续发行了
-
方法二:
-
拿着这1000MB到我们村的市场上购买一吨黄金,这样,1000MB就可以进入我们村的市场正常流通了
-
现在我家里有了两吨黄金了
-
我可以以新增的一吨黄金作为担保,再发行1000MB
-
继续去新发行的MB去村里市场上买黄金
-
这个方法是可以无限循环的
-
直到我买光了我们村的所有黄金,这个时候院子里堆了一座金山,而村里的市场上充满了我发行的MB
-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我的财富没有增加,因为村民们随时可以用MB来换我手里的黄金
(除了最开始那一吨属于我自己的黄金之外的所有黄金)方法二的意义
-
我抢占了村里市场上的所有黄金
别人再想发行货币时,已经没有了全村人都认可的担保物(黄金)了
于是,村民只能使用我的MB作为通用的结算货币 -
这时候,我的MB就成了全村最硬的通货了
-
金本位的局限性
- 首先,开采黄金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而这些劳动并没有创造真正的价值
- 其次,黄金的总储量是有限的,当我们村生成出更多的商品,需要更多的MB时,由于我没法增加黄金的量来担保而无法继续发行货币
- 此时,货多钱少,就会出现通货紧缩:
- 原来,1MB可以买一头牛,现在1MB可以买两头牛了
- 从表面上看,村民们手里的MB越来越值钱了,同样的钱,可以买更多的东西了,似乎是一件好事
- 但是作为村里的消费者,当看到商品的价格在不断下跌时,村民们更愿意选择观望,延时消费
(所谓:我倒要看看这价格能低到什么程度) - 而作为村里的生产者,辛苦了一年,产量翻倍了,结果发现商品的价格腰斩了
(一年白干了) - 于是,消费者也不买东西了,生产者也不生产东西了,社会生成随着停止
- 随着社会生产停止
- 村里的村民们开始失业
- 国家的经济发展也随之停滞
- 全村的生活水平开始下降
- 如果此时不用黄金做担保,强行发行MB,把发行的MB发到村民们手里
- 虽然可以暂时缓解通货紧缩
- 但是村民们很快就会发现,市场上的MB数量太多了,我储存的金山肯定不够分
于是会纷纷来我这里用MB兑换黄金
- 这样,我经营多年的MB货币体系就此奔溃
- 这就是金本位体系下无法调和的最大
bug
- 这就是金本位体系下无法调和的最大
欠条的故事
- 于是,我开始思考了,村民们之所以使用我发行的美元,无非是出于对黄金的信任罢了
- 那么有没有一种类似于黄金的东西,所有人都信任
- 同时它又凭空产生,不存在贵金属的弊端(稀缺性)
- 如果以这种东西作为担保,我是不是就可以无限的发行MB
- 当我没有头绪的时候,我们村新迁进来一个老王
- 他是种大米的
- 有一天他想买一双价值一MB的鞋,可是来村比较晚,手上暂时没有MB
- 于是老王手写了一张一美元的欠条
声称任何人都可以拿着这张欠条来年去他家里兑换一MB的大米 - 老王用这张欠条换了一双价值一MB的鞋
- 鞋匠这个时候也急着用钱,他并不想要大米
于是鞋匠跑到市场,想把这张欠条用一美元的价格卖了 - 看到这张欠条,于是我想到了,这个欠条不就是完美代替黄金的东西么
- 它是有价值的
- 只要种大米的老王讲信用,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凭借这张欠条来年去他那里兑换一MB的大米
- 于是我找到了鞋匠,用1MB买下了这张欠条
- 同时以这张欠条为担保,又发行了1MB货币
- 并承诺任何人都可以用1MB的货币从我这里赎回这张欠条
并可以去老王家里去兑换1MB的大米
兑换完成,欠条随即销毁 - 在这张欠条消亡的过程中(不管当前和来年)
- 我们村里整整增加了一MB的鞋和一MB的大米,共计两美元的GDP
债务
- 这张欠条的本质就是债务
- 我发现村子里面的债务无处不在
- 因为我此前无法发行更多的MB
- 村民们之间不得不通过各种欠条进行交易
- 然后我用新发行的MB把市场上的所有欠条全买了下来
- 我这么做的本质是通过购买债务的方式发行了新的一波MB
- 因为我们村的人都比较讲信用,只要欠条上写了,来年就会一定尽全力把这些东西生产出来
- 所以我买下来的这一堆欠条,在村民眼里是有价值的
- 因此我可以用这些欠条做担保,发行新的一轮MB的做法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 但是有一点小
bug
,那就是市场上形形色色的欠条,需要用不同的实物进行偿还,很麻烦 - 这个时候,村里面有个脑子灵活的村民甲,他的手里存了很多MB,他准备发行一种统一用MB计价的欠条
- 急用钱的村民,可以直接在这种MB欠条上签字,领取MB购买自己所需要的生成资料
- 然后在生成出来的商品卖了钱之后,再把MB还给村民甲就可以了
- 于是在村民甲的帮助下,我没有增发新的MB,却同样起到了增发MB的效果
商业贷款
- 在这个过程中,村民甲扮演的角色就是商业银行
- 他手中最开始囤积的那部分由我发行的MB叫做基础货币
- 村民甲发明的以货币计价的欠条就类似于商业贷款
- 但是这种操作,村民甲的运作能力还是有限的
- 当他把手里的MB全部放出去以后,就不能继续发行新的MB欠条了
- 村民甲就想:
反正我借给(通过MB欠条的方式)别人MB,最后他还我的还是MB
整个过程中,我的MB还是我的
要不,索性不进行真实的MB交换了
我给每个借钱的村民发个卡片,有人借100MB,我就在卡片上写MB加100
等到村民还钱的时候,我再把卡片上增加的100MB减去
这个方法,在整个过程中,没有真正的货币参与流通,流通的只是欠条
派生货币
- 村民甲通过卡片的方式发出去的数字MB货币,叫做派生货币
信用货币
- 于是,其他人纷纷效仿这个的方法,设计出了各种虚拟的欠条
- 起名叫做债券、商业票据、汇票、提款权等等等等
- 我再想发行新的MB时,只用在市场上公开购买这些以MB计价的形形色色的欠条就行了
- 这就是基于欠条,也就是债务发行的信用货币
- 信用货币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家日益增长的生产和消费能力与极度稀缺的贵金属储量之间的矛盾
- 同时,MB的发行量,是和我们国家的生产力相关的
- 因为每一笔欠条,都对应着现实中存在的社会生产
- 所以在这种货币的发行体系下,我们村的物价会一直保持平稳
- 社会生产和经济水平也会稳步发展
挤兑
- 从理论上讲,只要我对村民甲不加限制,他就可以创造任意数额的欠条
- 在良性的环境里,村民甲把数字MB发给其他人
- 村民经过劳动生产出新的商品
- 卖了之后再把数字M币还给村民甲,形成一个闭环
- 最后由村民甲创造出来的数字MB全部又回到了村民甲这里清零了
- 而村民甲手中持有的依旧是一开始我发行的那一部分基础MB
- 但整个村子,却因为每个村民的劳动,增加了很多商品
- 每个人都通过劳动换取了自己想要的商品
- 有良性的环境,必然也有极端的不良环境
- 假设所有村民写完欠条后,都不进行生产,而是直接找村民甲兑换MB
- 这叫挤兑
- 如果村民甲开出的欠条总额大于自己手中实际囤积的MB数量
- 那么他就会破产
信任危机
- 无奈之下,村民甲只得到委员会这里找到我,请求我帮忙
- 我不得不重新印发一部分和村民甲开出的欠条数额相等的基础MB
- 以满足村民的提现需求
- 而这部分新发的美元货币,依旧是有村民签字的欠条做担保的
- 村民们即使现在提现,最后也还是要还的
- 因此这批新发的MB,最终还是会回到我手里消亡的
- 但是村民们的挤兑行为,从第一程度上反应了对MB的不信任
- 信任危机一旦产生,那我创立的这一整套信用体系就会有崩塌的风险
- 所以我必须限制村民甲无限开欠条的能力,以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
法定准备金
- 于是我规定,村民甲所能开出的欠条的最大数额,只能是他手中囤积MB的90%
- 剩下的10%必须交由村委会保管,以应对村民们临时提现的需求
- 这叫法定准备金
- 有了法定准备金的限制,聪明人可以派生出货币的规模,则被限制
- 一般是法定准备金的倒数
- 也就是说在法定准备金率为10%的情况下,100MB最多产生1000MB派生MB
部落和村子
布雷顿森林体系
- 现在部落有很多村子,每个村子都处于金本位制度下
- 大家都认可黄金是一般等价物
- 每个村子都根据黄金为担保发行货币
- 各村货币可以根据含金量的比例进行兑换
- 比如我们村1MB可以兑换1kg黄金
- 隔壁村1S币可以兑换0.1kg黄金
- 那么MB和SB的汇率就是1:10
- 突然有一天,隔壁的几个村打起来了,最后发展为部落混战,当其他村需要物资援助时
- 于是我们村趁机提出,要武器要资源都可以,但要拿黄金来换
- 于是大量的黄金源源不断得汇聚到我们的村委会
- 经过两次部落混战,我们村囤积了整个部落接近75%的黄金
- 部落混战结束后,其他村准备发展经济建设的时候,发现没有黄金做担保了
- 无法发行货币
- 发现黄金都在我这里
- 现在只有我们村发行的MB可以保证兑换黄金了
- 于是其他村村长到我这里的布雷顿森林开会
- 大家决定,认我做老大,我的MB和黄金挂钩
- 其他村发行的货币和我的MB挂钩,并保持相对固定的汇率,可以自由兑换MB
- 其他村村长可以用持有的MB在我们村兑换黄金
- 于是,各村之间的贸易基本都通过MB来结算
- 基本上就确定了MB在部落中的核心货币的地位
马歇尔计划
-
可是我的美元怎么分配到各个村子手中呢
-
首先,用美元买黄金这种方法行不通了
- 因为各村的黄金早就用来换资源武器了
-
迫不得已,我只能用直升机撒钱的方法了
- 我把130亿MB,几乎以白送的方式送给了各村村长
- 这个就是马歇尔计划
-
各村有了MB,开始展开村际贸易,进行村子重建
-
那么我送了这么多MB,我自己手中够不够用呢
- 因为各个村子千疮百孔,只有我能生产东西
- 其他村子要重建,必须就从我们村来买生产资料
- 这样送出去的美元就回来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奔溃
-
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
- 隔壁的S村,在拿到了我送的MB后
- 非但没有参加村际贸易,反而以MB做担保,发行自己的SB
-
因为M币和黄金挂钩,所以我送的美元就是相当于送了黄金
- 用M币做担保发行本村的SB合情合理
- 这种情况下,S村的中央银行,就相当于我们村的商业银行了
- 他们村发行的SB,就相当于我们村MB的派生货币
-
我虽然能通过法定准备金限制我们村的商业银行的派生规模,但是我限制不了S村的村委会
-
由于我规定了SB和MB可以自由兑换
- 于是S村用刚刚发行的SB继续到我们村兑换MB
- 然后用兑换回来的MB做担保,发行下一轮SB
- 如此往复
-
其他村看到还有这操作,也纷纷效仿
- 结果就是我送出去的MB非但没有回来,我们村更多的MB还在被其他村买走
- 各村通过这种方式纷纷积累了大量的MB,然后疯狂进行村际贸易,很快便从部落混战的创伤中恢复了过来
- 各村迅速崛起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很快就超过了我们村的商品
- 我们村的商品不但卖不出去了,甚至本村村民拿着MB去隔壁村买商品
- 长期的村际贸易逆差,更加加剧了MB的外流
- 我们村逐渐陷入了通货紧缩的尴尬境地,村民生产停滞,经济萧条
-
为了活命,我不得不下令,在没有黄金做担保的情况下,发行MB,以满足村内货币流通的需求
- 各村很快发现了市场上派生出来的巨量MB,无法维持我承诺的MB兑换黄金的比例了
- 大家都拿着MB到我们村要求兑换黄金
- 仅仅20年不到的时间,我们村在两次部落混战中积累下来的黄金被其他村子换走了2/3
- 再这么下去我们村的黄金迟早要被分光
-
于是我决定耍流氓,单方面宣布,从此以后MB不能自由兑换黄金了
- 从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奔溃了
MB霸权崛起
为什么要实现MB霸权
- 终极理想就是用我们村发行的MB肆无忌惮的去收购其他村子的所有资产
- 农田牧场工厂
- 如果有可能其他村的村委会我也想收购了
- 但是我不能拿着印好的MB去其他村子叫嚣着我要收购他们的生产资料
- 我需要悄悄把MB兑换成其他村子的货币
布雷顿森林体系奔溃之前
- MB对标黄金,其他村子和MB的汇率是基本不变的
- 这种情况下,我用MB兑换成其他村子的货币,然后去其他村子收购资产
- 本质上就是村际进口贸易,我捞不到什么好处
布雷顿森林体系奔溃之后
- MB和黄金脱钩后,失去了标的物的各村货币和MB的汇率,就如同脱缰了的野马开始疯狂浮动
- 每个村都希望用尽量少的本村货币兑换更多的别村货币
- 最终SB和MB兑换的成交价,要用出价最近的两个人来决定
- 总得来说,外汇市场上哪种货币的数量增多,那么它相对于其他村的货币就会相对贬值
- 像这种以国际贸易为基础的汇率浮动是健康的
- 但是我发现可以动用一些小小的手段去影响这些汇率
利率
- 比如:上面的老王给鞋匠写下了一美元的欠条
- 由于这张欠条一年后才能兑现,因此这张欠条在急用钱的人眼里,价值是不到一美元的
- 如果此时鞋匠急用钱,村民甲找到鞋匠,表示愿意用0.95MB买下这张欠条,这个叫贴现
- 低于票面价值的5%,叫贴现率
- 如果村民甲也缺钱了,他可以直接把这张欠条以0.98MB的价格转卖给我,这叫再贴现
- 而低于票面价值的2%,叫再贴现率
- 村民甲就是利用贴现率和再贴现率的3个点的差额,一买一卖,赚了0.03MB
- 有一天我发了个申明,把再贴现率降低到1%
- 这下村民甲能多赚0.01MB了
既然有利可图,村民甲就愿意给市场上更多的欠条贴现 - 而为了让更多的村民愿意把欠条贴现,村民甲把贴现率由5%降低到4.5%
也就是把他多赚的0.01MB分出0.005MB给持有欠条的村民
这个就叫市场利率的下降 - 在市场利率下降时,把各类欠条折算现金更加有利可图
- 于是我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影响了整个市场的利率
- 比如:我直接在市场购买欠条的行为,也能影响市场利率
- 上面那个1MB的欠条市场价是0.95MB
- 也就是说,持有欠条的人,在一年后,能获得0.05MB的利润
- 如果我一下在市场上收购了很多欠条,持有欠条的人会觉得自己手里的欠条很值钱
于是纷纷提价,最终1MB的欠条市场价升到了0.98MB - 这说明一年之后,持有欠条的人的利润在一年后降低到0.02MB了
这种情况下,持有欠条,利润降低,更多的人会倾向于把欠条变现 - 而村民甲的欠条本质上就是他向村民发放贷款的贷款合同
可以理解为,村民甲给鞋匠贷款了0.95MB,一年后村民甲要收到1MB
而现在贷款给村民0.98MB,一年后村民甲能收到1MB,村民甲赚的利润少了
但是这个时候,如果贷款的人数变多了,村民甲的整体利润也能变多 - 那么,怎么让贷款的人数变多?
可能需要降低贷款利率
可能需要提供灵活的贷款条件
可能需要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 比如:为了防止村民滥发欠条,可以通过法定准备金率限制村民甲的派生货币规模
- 因此,当我降低了法定准备金率时,村民甲就有能力发放更多的欠条
- 村民甲的欠条供应量增加了,他就需要更多村民写欠条
- 当提高了收购欠条的价格时,村民写欠条的意愿也会提高
提高了收购欠条的价格,就相当于降低了欠条的利率,也相当于降低了村民的贷款利息
货币政策工具
- 上面的3个示例对应中央银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 再贴现
- 公开市场业务
- 库存准备金制度
利用MB的潮汐剪羊毛收割
-
假如之前S村和我们村的市场利率都是5%,现在我通过上述手段把我们村的市场利率变成4%,会发生什么?
-
利率下降了,持有欠条的村民会卖掉欠条,兑换MB
-
然后用MB在外汇市场兑换SB
-
去S村购买利率较高的欠条,继续持有,实现收益最大化
-
手里没有欠条的村民会以4%的利率借MB,然后在外汇市场兑换成SB
进入S村以5%的利率放贷,赚1%的利差 -
不管哪种情况,都会导致大量的MB流入外汇市场
- MB相对于SB贬值
- 此时的SB相对于MB的汇率波动,完全没有基于两国的贸易
- 仅仅是因为我轻轻动用了下货币政策工具
-
由于我们村的村民大量进入S村购买欠条,导致S村欠条价格被动上升
- 假设面值100SB的欠条由95MB涨成了96MB
- 假设SB兑换MB的汇率由30:1变成了25:1
- 假设我们村村民一共囤了96亿SB欠条和100亿SB
- 这个时候我们村村民和S村村民商量,以商量时当前的市场价格和汇率签个合同卖掉手中的欠条和SB
S村村民为什么会买,可能是追涨杀跌 - 不过我们村村民有事要处理,需要3个月后才能回来交割|
- S村村民同意了,因为按照现在行情,3个月后欠条的价格可能还会涨,汇率可能还会降,而3个月后交割的价格,却是按现在的价格来算
这就意味着,到时候需要支付7.84亿MB,而买到的东西值19.8亿MB的资产(假如3个月的汇率变成了10:1) - 这叫在有价证券市场做空单以及在远期外汇市场做空SB
-
同时在实体村际贸易领域
- 由于MB相对SB贬值
原来S村村民用30SB换取1MB,在我们村买了一头牛
现在S村村民用30SB可以换取1.2MB了,1.2MB可以在我们村买一头牛加一头羊 - 于是S村村民开始大量买我们村的东西
拉动了S村的进口贸易
而S村本村牧民养的牛和羊,却卖不出去了,只能破产,S村的畜牧业对我们村形成了依赖
- 由于MB相对SB贬值
-
3个月后,S村村民想以合同价格交割欠条和外汇的时候
- 我动用了下货币政策工具,我们村的利率由4%上涨到6%
- SB贬值,MB升值,SB对MB的汇率由25:1跌到了50:1
- S村欠条持有者纷纷卖掉欠条变现,然后来我们村购买利率较高的欠条
- 由于大量的资本出逃,SB欠条价格由96SB降到了50SB
- 可是S村村民已经在欠条和SB的高位和我们村村民签订了远期交割的期货合同
- 所以S村的村民只能以3个月前签合同时的欠条的价格和汇率用MB向我收购96亿的欠条和100亿的SB
共计支付7.84亿MB,而买到的这些资产实际价值3亿MB - 我们村村民吸了S村村民4亿的血
- 然后我们村村民用7.84MB以SB兑换了392亿SB
- 然后用这392亿SB大肆收购现价50SB的欠条
而这些欠条是S村各企业的有价证券
相当于用低级的成本控制了S村比如畜牧公司的股权和命脉 - 同时在实体经济领域,由于SB的贬值,S村畜牧公司的资产严重缩水
- 我们村的村民用少量的MB兑换了大量的SB,以极地的价格收购了S村畜牧公司的所有资产
- 上面是我利用MB的潮汐剪羊毛收割S村优质资产的全过程
为什么不能同样方式收割我
- MB和SB在部落的外汇市场上的体量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
-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那些年,我们已经把海量MB洒进来外汇市场
- MB兑换SB的汇率完全是由MB的数量主导的
- 你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对市场上增加或减少那么一点SB根本对MB的汇率掀不起什么大浪
- 那S村大量印SB,让SB的体量和MB相匹行不行?
- 不行
- 因为在当今这个信用货币的年代,任何村子想要发行货币,都必须要以欠条或其他的信用做担保
- 没有信用强行大量印发货币的行为,就会导致你们村信用的破产
- 而信用的基础就是本村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也就是常说的GDP
- 只有GDP的体量相互匹配的两个村子,才能展开一场公平的货币战争
MB霸权下
RMB
- 隔壁R村的货币
收割
- 准备动用下货币工具去收割一番
- 结果发现R村严格限制外汇市场,RMB不允许自由兑换
- 就算我把我们村的利率降得再低
- RMB对MB的汇率该多少还是多少
- 我们村村民拿着大量RMB想要进入R村哄抬欠条价格的时候,结果发现需要“等我审批”
- R村仗着人口众多的优势,任何一款商品一旦在R村本土化,立马就会做成白菜价
- 这种价格上的巨大优势,已经不是几个点的汇率波动能抵消的
- R村的商品畅销全部落,很快成为部落出口第一大村
- R村通过出口贸易顺差,囤积了海量的MB
- 当我通过肮脏的手段搞垮一个村子,该村的优质资产跌到白菜价的时候
- R村就拿着MB进行购买抢资源
石油
- 我发现有一种商品是各村都必须要使用的,那就是中东的石油
- 只要石油结算必须用MB,那就是变相让各村都使用MB结算了
- 于是我让以色列在中东附近安家
- 给他提供武器,让它不断扩大地盘,同时时不时在邻居附近搞事
- 最后我要求中东石油必须用MB结算,可以保证以色列不搞事情
- 从此我的MB成为了石油MB
- 完成了MB霸权最为关键的一步
R村
- 他们正在让更多的RMB流入部落外汇市场
- 搞了一个丝绸之路经济带
- 拉了很多村子入伙并使用RMB进行村际贸易结算
- 甚至一部分产石油的村子也用RMB结算
- R村的GDP比较高
- 当两村GDP势均力敌甚至反超我时
- R村可能开发货币自由兑换
- 我能使用的金融工具对方也能使用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Aet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你可能也喜欢
- ♥ Reading 2021 《你不是记性差,只是没找对方法》05/05
- ♥ Macos编译x86_64相关二09/05
- ♥ Duilib用于C++项目10/30
- ♥ C++并发编程 _ 无锁数据结构09/18
- ♥ 编译器扩展语法:一07/06
- ♥ 红黑树05/01
热评文章
- * 暂无